工信部明年六大工作重点出炉!

2021-12-23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创新突破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基础和关键领域创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创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中国工程院制造业室主任屈贤明指出,当前制造业的创新发展需要朝着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方向出发,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加大对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等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应用。纾困中小企业,锚定专精特新会议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统筹落实系列惠企政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困难问题。加大对恶意拖欠账款问题的治理。健全优质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实施企业管理提升工程,推进制造业质量管理升级行动,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特别是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岩琴此前回应记者,当前重在落实落细现有惠企政策,并将加快研究部分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推动各地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细化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此前表示,明年将继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推动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强化信息通信服务应用会议提出,强化应用导向,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到2022年底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加大IPv6应用创新和推广,加快5G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纵深推进APP专项整治,健全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无线电频谱资源利用水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牟春波此前表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同步、全球化布局不完善等问题,与产业数字化和社会治理数字化需要之间,尚存在差距。根据《“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得到加速集成创新与突破。纵深拓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拓展,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完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突破一批智能部件和装备,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愈发强烈,利用平台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企业内生需求。同时,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加剧,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充分发挥数据汇聚和资源配置功能,助力我国“双循环”战略。余晓晖表示,未来将加快平台应用落地,持续推进设备上云、软件云化工作,夯实平台应用发展基础。同时,加快平台在垂直行业落地推广,孵化一批与行业深度契合、可复制可推广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会议提出,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稳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示范应用。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计划。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要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防止把任务简单地层层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此前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展试点示范,持续推动风电机组稳步发展,攻克核心元器件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助力全社会碳达峰。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