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仓煤矿机电运输队创新研发可旋转过桥 ——巧解受限空间安全通行难题​

2025-10-30

在煤矿井下世界,每一米巷道的高度都至关重要。在官仓煤矿+606m大巷,一道特殊的难题摆在了机电运输队面前:关键的皮带运输线上方,平行的瓦斯管道占据了有限的空间,导致此处净空高度严重不足。传统的固定式过桥无法安装,人员如何安全、便捷地跨越皮带,成为制约安全生产与效率提升的一个“瓶颈”。面对这一挑战,官仓煤矿机电运输队没有选择绕行或妥协,而是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创新精神,自主研发出一套巧妙的井下可旋转式过桥,成功化“险阻”为“通途”。

精准识题:当“生命线”遇上“安全线”

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线是煤炭输出的“生命线”,而瓦斯管道是关乎矿井安全的“生命线”。当这两条“线”在+606m大巷狭路相逢,空间冲突便产生了。银色的瓦斯管道紧贴巷道上部,其下方皮带的通行空间被极度压缩。若在此处强行修建固定过桥,不仅会妨碍管道维护,更可能因高度不足而引发碰撞事故。这一结构性矛盾,迫使人员必须长距离绕行,不仅效率低下,更埋下了员工为图省事而冒险违章的隐患。

官仓煤矿机电运输队可旋转过桥解通行难题.png

创新破题:旋转设计,点睛之笔

官仓煤矿机电运输队的技术骨干们深入现场,反复勘测,最终提出了一个极具巧思的解决方案——设计一座可以水平旋转的开合式过桥。该创新工艺的核心亮点在于:

铰链旋转,规避空间限制:该过桥主体采用高强度的黄色金属框架结构,一侧通过坚固的转轴与基础平台铰接。当皮带运行时,过桥可以旋转至与皮带平行的“收起”状态,紧贴一侧,完美地避开了上方的瓦斯管道,丝毫不影响管道与皮带的正常运行与检修。

即用即开,安全便捷:当人员需要通行时,只需轻松推动护栏,即可将过桥旋转90度,使其横跨于皮带之上,形成一条稳固的安全通道。桥面采用防滑网格,两侧设有标准防护栏,确保了通行过程的绝对安全。右侧焊接的牢固梯子,方便人员上下。

坚固灵活,安装便捷:过桥底部支撑在坚固的红色皮带架上,确保了整体的稳定性。整个装置结构紧凑、重量合理,无需大规模土建工程,即可快速安装到位,并能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位置。

应用成效:一“转”之间,安全与效率双赢

这套量身定制的旋转式过桥投入使用后,成效立竿见影:

实现本质安全:从根本上杜绝了人员违章跨越皮带的可能性,将重大安全隐患消灭于无形,为员工筑起了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屏障。

提升作业效率:员工无需再为跨越皮带而长距离绕行,实现了“点对点”的快速通行,显著节约了非生产作业时间,优化了劳动组织。

彰显创新价值:这一设计以最低的成本、最巧妙的思路,解决了制约生产现场的实际难题,是“小创新解决大问题”的典范之作。

于细微处见真章,以智慧守护生命

官仓煤矿机电运输队研发的这台可旋转过桥,不仅是解决特定空间限制的机械装置,更是煤矿一线劳动者智慧、匠心与高度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它生动诠释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实干精神,展示了官仓煤矿扎根现场、持续改进的强大创新基因。

这项工艺的成功实践证明,真正的创新源于对生产实际的深刻洞察。官仓煤矿机电运输队再次用行动表明,他们不仅是设备的维护者,更是安全的守护者和效率的提升者,为煤矿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官仓经验”和“官仓智慧”。(贵州渝能:董能洪)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