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有幸参加了9月28日“党建引领聚合力 送法入企促发展”主题活动,此次“送法入企”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送到企业一线,既是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课,也是一场生动的生态文明实践课,我深受启发,想把这份触动分享给大家
一、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向心力”
活动以党建为纽带,整合政府、环保、司法等资源,构建起“组织共建、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工作格局,党员先锋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展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责任和担当。党员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参观污染治理设施、危废处理、脱硫、脱硝设施。看着大家认真了解设备运行,我打心底觉得骄傲——咱公司在环保上的投入与努力,正被更多人看见、认可。参观后厂区前的合影,阳光照亮每个人的笑脸,那是对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信心。
二、法治赋能,夯实经营“压舱石”
回到会议室,公司介绍环保减污经验时,我听得格外入神。这些年,从改进生产工艺到升级环保设备,同事们齐心协力为守护生态出力,每一步都凝聚着心血。接着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生态环境法律的展开。法律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企业常见环境违法行为及法律后果,如未批先建、超标排放、非法倾倒危废、篡改监测数据等,明确指出新《环保法》中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严厉措施,让我深刻意识到:环保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做、依法做”的必答题。
三、共建共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党建引领+法治护航”模式,不仅是一次普法宣传,更是一次治理创新。通过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推动形成“企业点单、部门接单、党建督单”的闭环机制,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管理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企业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最后领导讲话,给活动画上有力的句点。郭志坚副书记和张鹏书记的话,让我清晰地看到党建与企业发展融合的美好前景。这次活动,是党建红与生态绿的交融,也是法治护航企业前行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真切感受到,党建引领让我们方向更明,法治赋能让我们脚步更稳。未来,我盼着多些这样的活动,也愿和大家一起,在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下,把金龙水泥的绿色发展之路走得更宽、更远,让咱的企业既有“里子” 又有 “面子”,为守护生态出更多力,也为咱们的 “金龙大家庭” 创造更美好的明天!(陕西金龙:马晓娇)